历史

分卷阅读102(1/2)

    且时不时打牙祭,对深山沟的人来说,算是很不错的待遇。

    不少人陆续错开回家了一次,跟村里人一说这事,让上次没有跟来的人十分眼热,后悔不已。

    冬青每天忙得脚不沾地,李言卿陈君然和瑾瑜却进入备考状态,离八月中已经不远了。

    瑾瑜看着自己卧房的箱子里白花花一大堆银子,摸着下巴道:“冬青,你说咱现在是不是也算有钱人了?”

    冬青好笑道:“不算,我们连一千两身家都没有,以前在湘王府时,每年光是女眷的例银和各种开支就远远超过一千两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她们也太奢侈了,都吃些什么用些什么?用得了这么多银子?”

    “不过不急,我们会成有钱人的,你先专心考试,我们暂时复制以前的花色去卖。”

    第59章乡试

    时至兰秋,冬青又回清水沟带了二十七人进城,手下拢共领了五十九名工人。

    七月复制数量将会是六月的双倍,银钱自然也是双倍。

    六月李言卿的人手往隔壁两个县城推销了挑花刺绣,冬青让他再接再厉,这个月至少要走访三个县城。

    瑾瑜李言卿陈君然三人八月要应试,陈君然和瑾瑜点制的新花色成倍减少,不过还好有李林撑场,暂时算不上困窘。

    冬青七月份越发的忙,她要抓紧时间挣更多的钱,才能跟上瑾瑜的脚步。

    瑾瑜每日钻研国情,据参加过乡试的陈君然说,乡试每年八月初八开考,除非有重大变故,否则考试日期不会变,便不专门通知考期。

    自八月初八进场,一共考三场,每场三天。

    初九为第一场,试四书文四篇,经义四首,外加一首五言八韵试帖诗。

    八月十二是第二场,试五经文两道,策论一道。

    八月十五日第三场,也是最后一场,试五道时务策。

    时务策便是结合四书五经理论,对当下实时国情政务发表议论及见解。

    瑾瑜对四书五经理解已算是透彻,试帖诗也有一定经验,没想到又出时务策这种东西,实在让人头疼。

    为了表示尊重,瑾瑜课后找了杨天寻,将自己有意今年参加乡试的事与杨天寻说了。

    杨天寻怎么说也算是他的老师,而且看杨天寻平时与他对话,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,是想让他在县学进修数年,下次乡试再试。

    杨天寻听了瑾瑜的想法,皱起眉头,“我明白你才学不俗,以县案首之名进学,也理解年少难免一腔豪气,但你接触尚浅,我还是想奉劝一句,不如求稳,潜心修学,不要心浮气躁,待下一次秋闱,你定十拿九稳。”

    瑾瑜沉声道:“抱歉,我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,可还是想试上一试,不想再等三年,若是能过更好,不过也能添加经验,前后只耽误一月时间,此试不过我再回来潜心修学就是。”

    杨天寻叹口气,“罢了罢了,你要去便去,切记摆正心态,莫要急功近利,胜败乃兵家常事。”

    瑾瑜抬手对杨天寻行了一礼,“多谢老师费心,教导之恩永记于心。”

    “去吧去吧。”杨天寻挥手让瑾瑜离开,捋着胡须不禁又叹气一口。

    虽然将瑾瑜收入门下是惯例,且不足一年,但他这个学生很满意。

    谦逊有理,懂得做人,上个月他的寿辰,瑾瑜竟亲自携礼上门,礼还不轻。

    杨天寻不是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