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
分卷阅读14(1/2)

    锅烩菜。凌家掌家人是坐头宴的,凌家长房和二房其他人俱是坐上宴席,凌家另三房坐中宴席。流水席给前来帮忙的乡亲准备的,各人的差事不一样,谁闲了,饿了,就去吃两口,不设固定座位,至于大锅烩菜,是给前来讨吃喝的乞丐和流民准备的,猪肉、白菜、干菇、豆腐、木耳等混在一起,由红白案上的大师傅掌勺,炖得烂烂的,满满的盛上一碗,热气腾腾的,吃到胃里浑身舒坦。

    所以,对于苦人家来讲,过年算不得过年,麻三爷过寿才算得上过年。

    届时,麻三爷还会请上几个戏班子搭台唱戏杂耍,各路商贩闻得消息,提前好几天就早早过来占位,其热闹鼎沸不输庙会。

    这几日雪越积越深,长工把院子里的积雪扫成一堆儿,朱辞镜就着雪堆儿给凌茴堆了个雪人儿,在雪人手上似模似样的插了山楂串儿,乐得凌茴围着雪人转了好几圈,柳氏怕她沾了寒气,并不允她在外面多待。

    凌茴被喊进屋去,柳氏又给她加了件正红色雪梅探春貂毛披风,一顶银狐毡帽,更衬得她珠圆玉润,娇憨可人。原来凌茴冬季御寒的衣服只有厚厚的碎花大棉袄,她十分不乐意穿,只穿季夫人给她做的衣服,小小人儿便知要好。凌茴幽幽叹口气,那件碎花大棉袄披在身上,真是辣眼睛,万一哥哥看了不喜欢她了怎么办。

    不过,凌茴这就冤枉朱辞镜了,他顶多会笑着摸摸她的小肥脑袋,夸她可爱呢。

    凌茴穿戴好,又跑出去与朱辞镜玩了一会儿雪,便由柳氏领着,去张宅给麻三爷贺寿,寿礼是一早准备好了的,由付妈送去。

    张宅内院齐聚了满屋子的妇人,大家都是贺寿的。柳氏一行人到的时候,收获了诸多目光,好奇的,羡慕的,疑惑的,探究的。其中一个宽额尖嘴的妇人,目光在凌茴身上转了转,甚是酸溜溜的冷哼一声,柳氏未多理会,先去给张夫人道了寿辞,寒暄一阵,便去一旁找相熟的妇人说话。

    没多久,凌春玉拉家带口的赶来了,她倒是活跃的很,东家的媳妇,西家的姑娘,没有她不熟的。凌春玉站了一会儿,见柳氏别过头去和人说话,活像没她这个人一样,心里便有些不甘了。

    明明她二人之间还隔着个人,凌春玉三挤两蹭的崴了过来,见柳氏神色淡淡,依旧不搭理她,她心里也讪讪的,面上很过不去,遂没话找话,夸凌茴今天打扮的可真精神。

    那宽额尖嘴的妇人闻言嗤笑道:“大姐懂什么,璎丫头单单一顶银狐毡帽便价值百金,五嫂子可真舍得,可怜同人不同命啊,我当家的累死累活,我家哥儿姐儿也没这个福气,赚得钱再多有什么用,还不是进了别人腰包,穿戴到别人身上。”

    这妇人是凌三房的儿媳妇,其丈夫在兄弟排行中数第八,人们常称小八媳妇。这妇人家里世代行商,其人在行商上颇有些头脑。她与凌小八的亲事,凌老太爷并不赞同,他觉得行商的就是登不上台面,但架不住凌老三同意。

    在此之前,凌三房并没什么拿的出手去的,文不成武不就,在凌老太爷眼里存在感极低,凌老三可不管经商的登不登得上台面,只要有钱就是大爷,谁不喜欢钱啊。然而他并没有想到的是,就算他儿子娶了商户女,一家子也跟着经商挣了钱,但在凌老爷子面前仍抬不起头说不上话,甚至被凌老爷子视为耻辱。为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