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
给力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靖难天下 > 第四十二章 多方博弈(3)

第四十二章 多方博弈(3)(2/2)

神箭队训练吧。

    ”伍万答应一声,看看自己地百户,那百户挥挥手示意他快去,伍万行个军礼,一路小跑朝军营去了。

    伍万正是当初朱植刚到辽东时在街市上碰到的猎户后生,这次辽东征兵,伍万看在当兵有饷吃,辞别了老娘和弟妹,参军入伍。

    这日赵二过来挑选神箭手,先在一百步距离上表演了十箭全中,说照此标准,达到了就可去神箭队。 一个月饷银从六钱变成一两五钱银子。

    整个百户,只有伍万一人做到了,而且还能在一百五十步距离上命中。 伍万一下子在整个宁远卫中大出风头。

    伍万也喜滋滋的,一个月一两五钱银子,多大一笔钱啊,够弟弟念书的花销,也能给妹妹出嫁置办一些像样的嫁妆了。

    张百房他们这些格斗兵,打心眼里瞧不起弓箭手。 惊奇了一阵也就散了。 张百房回去之后还真的向上级做了汇报。

    想不到张百房的面子还真大,他的提议得到了卢博地赞同,立刻找来定辽中卫的倪磊商量,两人一拍即合,于是两个卫的骑兵和步兵便每个月都有十天在一起训练的机会。

    这个点子由卢博向上反映之后,深得铁铉的赞同,启发了他对于诸兵种合成的概念,既然要分开不同兵种。

    那么不同兵种之间的配合更加重要,于是他在训练条例中迅速补充上这条下发各位,骑兵和步兵就近帮对训练,互相体验实战感觉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正当朱棣春风得意,准备开春即刻南下对付李景隆的时候。 李景隆地一份书信秘密送入了北平地王府之中,李景隆以表侄子的身份,写信请表叔息兵。

    李景隆地老子李文忠乃老朱帐下军功排得进前五的猛人,当然他还沾着一层亲戚关系。 李文忠是老朱的外甥,也就是朱棣的表哥,李景隆叫朱棣一声表叔也在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可是朱棣看到这个表侄子的书信只觉得苦笑不得,对着道衍道:“大师,你看了吗?”

    道衍笑道:“老衲看了。 表侄少爷真以为一封书信就能平息靖难,卫冕也太天真了。 ”

    朱棣道:“以李九江地魄力,再给他的胆也不敢写这封私信。 孤觉得肯定是京城大侄子的意思,看来大师安排的伏笔已经生效了。 ”

    道衍道:“前日京城密报。 虽然我等朝中之暗线说上话,令今上罢免了黄、齐,但对于殿下而言,不过令朝廷承认了靖难的借口而已。

    今上灭燕之心不死,开春之后仍有大仗,殿下切勿掉以轻心。 ”

    朱棣哈哈笑道:“大师放心,一天不容二日,孤不会傻到因为这封书信就罢兵。 想我那表哥英雄一世。 却生出这样一个窝囊废。 真是令人惋惜。

    来而不往非礼也,大师你照信里地意思回他一个吧。 ”

    道衍颔首应下。 三角眼一翻道:“殿下,现在朝廷方面无论军事还是舆论都处于下风,已经不足为惧。

    真正要提防的是辽东那位,沙河之后,他果真找了个临阵脱逃的借口斩了杨文,现在辽东已是他的天下。 ”

    一提起朱植,朱棣气就不打一处来,脸色立刻阴沉下来,道:“哼,沙河之战,孤不慎中其奸计,此仇不报,誓不为人。 大师,可有妙计为本王除掉老十五。 ”

    道衍道:“辽王羽翼已成,非一朝一夕之功可除。 不过老衲有两计可以限制辽东对殿下地威胁。

    其一,目前辽东处在高丽、北山女真以及大宁和北平四面包围之中,殿下一方面可继续敦促李成桂往鸭绿江边增兵,另一方面派出一彪精骑从大宁方向进扰,同时派人与北山女真沟通,给他们粮食、布匹、食盐和兵器装备。

    帮助其壮大力量南下骚扰辽东边境。 如此四战之地,虽不能让辽王疲于奔命,也可让他四边设防削弱其在关宁一线的兵力。 ”

    朱棣点头道:“哼,北平是四战之地,其实他辽东何尝不是?大师此计甚好,孤立刻着手进行。 还有一计呢?”

    道衍道:“老衲听说,新年刚过,辽王就对旗下兵马进行军事改制。 要知道兵制从来是社稷大事,藩王权力再大也不敢该兵制。

    但辽王发军饷,设勋章,分明是修改祖制了。 可见其野心不小。 所以殿下可着人带去一封书信,劝说辽王与殿下休兵止戈,他日靖难成功,可将天下与之平分。 ”

    朱棣道:“嘿嘿,老和尚,你这招似乎不太好,孤与老十五势成水火,他必不会就范。

    而且孤感觉他此时正如渔翁,欲见本王与朝廷斗个你死我活,他好从中渔利,如何肯与本王善罢甘休。 ”

    道衍微微一笑道:“殿下只见其一,其二嘛,这也是离间之计。 殿下派人与辽王沟通,无论他是否答应,朝廷方面都会对其见疑。

    上个月,朝廷就怕晋王、代王向殿下输诚,已经将两位王爷召回京城。 如今辽王杀了杨文,已经犯了朝廷的忌讳,只要再在二者之中做间,难保朝廷不会发出旨意召辽王回京。

    到时,无论辽王是否封诏,都可让朝辽之间闹得不可开交。 从中渔利的必是殿下。 ”

    朱棣听道衍这么一分析,才转忧为喜:“你个老和尚啊,肚子里哪来这么多妙计?”